短时间后备(1 小时以内):
若应用场景仅需应对短暂市电中断,如办公室环境下,在几分钟至一小时内完成紧急数据保存及设备有序关闭,可选用相对小容量的蓄电池。以 12V 50Ah 的铅酸蓄电池为例,通过合理计算与电路连接,配置 6 - 8 节,即可满足短时间内对 SURT15KUXI-CH 15KVA UPS 的供电需求。这类蓄电池体积小巧、成本较低,能够迅速响应 UPS 电力需求,为系统提供及时的应急电力补充。
长时间后备(2 - 4 小时及以上):
对于数据中心、医院等对电力持续供应要求极高的场所,在市电故障后需持续运行数小时等待备用发电设备启动或度过长时间停电阶段,此时需大容量蓄电池组。像 12V 150Ah 甚至 12V 200Ah 的铅酸蓄电池较为适用。以 12V 150Ah 蓄电池为例,根据 UPS 系统电压要求进行串联和并联组合,一般可能需要配置 20 - 30 节左右,构建成能够输出稳定电力的蓄电池组,保障 UPS 在长时间停电期间,为关键负载设备提供稳定、持续的电力支持,避免因电力中断造成重大损失。
纯电阻性负载:
当负载主要由白炽灯、电炉等纯电阻性设备构成时,其电流特性平稳,对 UPS 及蓄电池冲击小。对于 SURT15KUXI-CH 15KVA UPS,依据负载总功率与所需后备时间,运用常规蓄电池容量计算方法即可精准选型。假设负载总功率为 10kW,期望获得 2 小时后备时间,结合 UPS 效率等参数,经功率法计算,选用 12V 100Ah 的蓄电池,配置 18 - 20 节左右即可满足实际运行需求,确保电力供应的稳定性与持续性。
感性负载:
若负载中存在电机、变压器等感性设备,因其启动瞬间会产生强大冲击电流,对蓄电池瞬间放电能力考验极大。在选配电池时,不仅要满足设备正常运行功率及后备时间需求,更要预留充足容量应对启动冲击。例如,一台 4kW 的感性负载设备与其他负载共同接入 SURT15KUXI-CH 15KVA UPS,且要求 3 小时后备时间,在按常规功率计算电池容量基础上,需额外增加 25% - 35% 容量以抵御启动冲击。此时,选用 12V 180Ah 的蓄电池,配置 22 - 25 节左右,并合理设计电池连接线路,确保在感性负载启动瞬间,蓄电池能够释放足够大电流,维持 UPS 与负载设备稳定运行,避免因电流冲击导致设备故障或电力中断。
高温环境(30℃以上):
高温会加速铅酸蓄电池失水与极板腐蚀进程,严重缩短其使用寿命。若 UPS 及蓄电池将在高温环境中服役,一方面可选用具备特殊极板材料和电解液配方的耐高温型铅酸蓄电池,增强电池在高温下的稳定性;另一方面,需适当增大蓄电池容量。假设在常温环境下经计算需配置 12V 100Ah 蓄电池 20 节,在高温环境中,为弥补电池性能衰退,可能需增加至 22 - 24 节。同时,务必强化通风散热措施,如安装强力排风扇、优化设备布局,保证电池工作环境温度尽可能接近其最佳工作温度 25℃,延长电池使用寿命,保障 UPS 系统稳定运行。
低温环境(0℃以下):
低温会致使蓄电池容量下降、放电性能恶化。针对在低温环境下运行的 SURT15KUXI-CH 15KVA UPS,胶体蓄电池是较为理想的选择,因其电解液在低温下不易凝固,能维持较好放电特性。此外,需依据低温程度合理调整电池容量。一般而言,温度每降低 10℃,电池容量约下降 10% - 15%。比如在 - 10℃环境中,若原本计算需 12V 100Ah 蓄电池 20 节,实际可能需配置 24 - 26 节。为进一步提升电池性能,可考虑为蓄电池安装加热装置,维持电池工作温度处于适宜区间,确保 UPS 系统在低温环境下正常、高效运行。